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(北纬30度1分,东经118度1分),它地跨市内歙县、休宁、黟县和黄山区、徽州区,面积1200平方公里,现划入黄山风景区的154平方公里,是号称“五百里黄山”的精华部分。
黄山,古称黟山,唐天宝六年(公元747年)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 丹羽化升天的传说,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。

黄山,千峰竞秀,有名可称的奇峰共有72座,或崔嵬雄浑,或峻峭秀丽,布局错落有致,奇巧天成。其中莲花峰、光明顶、天都峰均在海拔1800米以上,拔地极天,气势磅礴;并以此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,或跌落为深壑幽谷,或隆起成峰峦峭壁,呈现出典型的峰林地貌。 黄山素以“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”四绝著称于世;青松在悬崖上争奇,怪石在奇峰上斗艳,烟云在峰壑中弥漫,泉水在岩壁上流光,大自然的美在此浓缩升华。黄山不仅是峰之海,还是云之海,根据云层形成的所在位置,黄山可分成前海(南海)、后海(北海)、东海和西海,而平天矼是黄山前山和后山的分界,亦是新安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。 黄山不但峰峦如聚,也有众多水景点缀其间,其二湖、三瀑、十六泉、二十四溪水光潋滟,相映争辉。

可以说, 泰山之雄伟、华山之峻峭、衡山之烟云、匡庐之飞瀑、雁荡之巧石、峨嵋之清凉,黄山无不兼而有之。黄山的美不但表现在空间上,更表现在时间上:黄山四季景色迥然不同,春花、夏瀑、秋枫、冬雪各展仪态;日出、晚霞、华彩、佛光和雾淞等时令景观自得其趣,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。

明代旅行家、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,留下“薄海内外,无如徽之黄山,登黄山天下无山,观止矣”的崇高赞誉,后人因而此编出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”的顺口溜,来称道这一人间仙境。
黄山动植资源丰富、生态系统完整,兼有“天然动物园和天然植物园”的美称,因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。

1982年黄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;1986年经评选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,且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;1990年12月,黄山作为双料遗产: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,被联合中教科文组织列入“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”名录。此后,黄山又相继被评选为国家级“卫生山”、“安全山”,1998年被建设部、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确定为全国首批十个文明景区之首。

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,(温泉、玉屏、北海、松谷、云谷、钓桥)六大经典景区的登山石道、盘山公路有很大改善,已建成的云谷、太平、玉屏三条索道,给观光的游客更多的便利和选择。黄山仍在不断地修整拓展游览磴道,开发新的景区,以展现黄山更多的神奇和美妙。在开发的同时,黄山的保护工作,也是作得卓有成效,黄山的景区因而被认为是世界文化遗产中“最杰出的”。

作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,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、灵秀多姿著称于世,黄山还与黄河、长江、长城齐名,成为中华名族的又一象征。
美丽的黄山,以她博大的胸怀,张开了热情的手臂,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朋友们。